电脑版
首页

搜索 繁体

第367章 名士张昭

热门小说推荐

最近更新小说

<!--go-->

第367章

由于鲁肃的加入,以周瑜为首的军界国家分裂主义在江东占据上风。适在其时,曹操在不适当时机给孙权的私人信件,必然在孙权集团中发生激烈争论。

张昭、秦松从国家统一的立场出发,主张顺应曹操,送儿子到许昌去做官(实际上成为人质),这是思虑弘远的正论。

如真能这样,则国家至此就可以复归统一,刀兵入鞘,内战立止,上藩屏中央恢弘正气下,下保护生灵免遭涂炭,哪还有此后七十二年的天下三分和军阀混战!哪能使全国百姓仅留下十分之一的悲惨!

鲁肃、周瑜则不同,在国难当头之日,他们所想的,只是自己的功名前程和封妻荫子,将普通民众的生死存亡置之脑后。为了能实行分裂,就将个人目的深深地掩藏起来,以貌似无私的超然去说服孙权。

鲁肃道:“我可以顺应曹操,你则不可以。我顺应他,他能将我放到家乡去做官。以才能和现在的职务作参考,至少,也是个下曹从事,出门有牛车乘坐,有下属和护从跟随,可以和一批读书人成为朋友。在逐渐升迁中,当个州牧刺史或郡太守不在话下。你顺应曹操想有个什么安置呢?”

这段谈话的潜台词则是,如果你顺应了曹操,其后果远不如我等,会死得十分难看!再没有比这段谈话更具教唆性了。

孙权年轻又有点自负,当然不愿意和其他诸侯一样坐以待毙。于是他感慨地说道:“那些人(指张昭等)所持的意见,令我十分失望,你剖析出了大计方针,正附和我的主张,这是上天把你恩施给我呀!”

Loading...

未加载完,尝试【刷新网页】or【关闭小说模式】or【关闭广告屏蔽】。

使用【Firefox浏览器】or【Chrome谷歌浏览器】打开并收藏!

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,可以切换电信、联通网络。

收藏网址:www.yuesekanshu.com

(>人<;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