电脑版
首页

搜索 繁体

159. 绘制南京军事地图

热门小说推荐

最近更新小说

<!--go-->

1924年3月21日,我出生在河北省清苑县大白城村一个农民家庭,父母按祖先预留的家谱,为我取名张锡珍(后改为张席珍)。

七七事变,日本侵略中国,很快家乡就沦陷了。我家有个在兰州当副县长的亲戚给我介绍了工作,我便去了兰州。1939年,我萌发了报考军校,上前线打鬼子的念头,我的亲戚也挺支持我,但打听到在甘肃临洮成立的“步兵学校”只招收现役部队基层干部,不招地方人员,只好作罢。

1940年10月,机会终于来了,已经迁到成都的国民党中央陆军军官学校(即黄埔军校),来兰州招考第18期学生,号召青年学生报名,毕业后报效国家打日本,我听到消息立即去报考,若论当时我的文化水平是很难考上的,但我照样努力地去参加考试,也许是由于抗战期间急需人才,自己在考试时发挥得也不错,我居然被录取了。于是,我就随招生人员从兰州徒步行军到四川成都,一路跋山涉水,吃了不少苦,走了将近一个月才到达。

黄埔军校本校1937年由南京迁往成都,1938年将成都分校并入本校,改称黄埔军校成都本校,一直到1948年,有10期学员毕业于成都,是黄埔军校在大陆培训学员最多(每期3000多人)的一段时期。成都本校分住北校场、西校场、南校场,本部在北校场内。北校场大门口竖立着3米多高的一副对联牌子,右牌上书“贪生怕死,莫入此门”,左牌上书“升官发财,请走别路”。军校大门朝南,是进出之正门,位于黄埔路白下路一带。大门后300多米处为二校门,呈牌坊状,门后200米处有一个礼堂,称“中正堂”,讲话阅兵等活动在堂前集队进行。

Loading...

未加载完,尝试【刷新网页】or【关闭小说模式】or【关闭广告屏蔽】。

使用【Firefox浏览器】or【Chrome谷歌浏览器】打开并收藏!

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,可以切换电信、联通网络。

收藏网址:www.yuesekanshu.com

(>人<;)